close







2011年12月25日

【堅持、勇敢的做自己】那些年 竹中教我的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柯文哲小檔案
年齡:52歲
家庭:已婚,育有1子2女
專長:外科重症醫學、葉克膜治療、器官移植等
學歷: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
經歷: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外科研究員、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
現職:台大醫學院副教授、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
資料來源:柯文哲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醫界人才流失 柯文哲:全民共業


 http://newtalk.tw/news_read.php?oid=26145     30分鐘影音版




新頭殼newtalk 2012.06.14 柯昱安/台北報導

對於台灣外科醫學人力恐出現短缺危機,甚至部分外科人才逐漸離開,轉而投入醫美領域,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今(14)日表示,這是「全民共業」,包括健保財政漏洞導致待遇不佳、醫療糾紛風險過高,以及社會風氣轉變等因素,都是台灣醫界人才不斷流失的主因。

新頭殼「開放編輯室」節目,今天邀請柯文哲醫師到節目中,揭開醫界人力短缺背後的真相。柯文哲感嘆,內科、外科、婦產科、兒科「四大皆空」的現象越來越嚴 重,起初只是幾名住院醫師離開,現在連開設相關課程,學生也不想選修,「以前是成績前幾名去外科,現在變成成績較差的才會來外科。」

柯文哲表示,從市場機制的角度來看,外科工時長、風險高,但薪資與其他科別相較,並沒有特別優渥,是導致人力短缺的因素之一。他舉美國外科醫師為例,美國 外科的要求比台灣更高,不過由於薪資是家醫科的5倍,因此,優秀的醫科人才幾乎都會前往外科發展,反觀台灣的現況與美國恰巧相反。

柯文哲也認為,台灣健保制度不健全,代價就是導致現今醫護人力的待遇普遍不佳。他批評政府明知健保財務漏洞大,卻只會針對健保進行如「二代健保」一般的 「修飾性改革」,人民也不願意負擔更多的健保支出,治標不治本的情況就是把這些龐大的成本反映在醫護人力上,用壓榨醫護人力的待遇填補缺口,形成「全民共 業」。

此外,柯文哲認為,醫療糾紛也是造成醫界人才對外科卻步的主因之一。柯文哲以一個被判賠3千萬的醫療糾紛為例,在政府、醫院皆不願替該醫師背書的情況下,這名醫師必須獨自背負這麼龐大的賠償金額,而且還得擔負刑事責任。加上外科風險高,醫療糾紛一多,自然造成寒蟬效應。

柯文哲也感嘆,現今學生對於醫學缺乏熱情,認為外科就是「錢少事多離監(監獄)近」,加上社會價值普遍轉換,導致如今某些高風險的手術乏人問津,醫生動刀的選擇皆以「不會被家屬告」為前提思考,讓已經人力短缺多年的外科士氣更顯低迷。

對於改善醫界人力流失的問題,柯文哲除了認為應從根本改善健保機制做起外,他也提出,由國家成立「醫療糾紛保險」的思考方向,他表示,與其增加醫師薪水, 不如避免讓醫生單獨承擔這麼龐大的醫療糾紛賠償,讓更多人力願意進駐外科,改善工作環境,更能解決現今這個不正常的醫界生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蘋論:吃垮健保

2011年04月18日

台大公衛學院的葉克膜急救權威柯文哲醫師說,生命末期的病人進行無效治療的花費龐大,正在吃垮健保大餅。他指出,使用葉克膜平均每救活一個病人花費近500萬元,去年台灣光是葉克膜耗材花費就高達億元,還不包括醫師費、藥材費和其他費用。


加強臨終倫理教育

家 屬害怕不孝的罪名及良心壓力;醫師擔憂遭家屬控告和醫療糾紛,明知救不活,也全力卯上,於是健保損失很重,家屬經濟耗盡,身心俱疲,病人插管硬治,生不如 死,形成3輸的後果。趙可式博士提倡安寧病房的臨終醫學觀念,仍沒受到民間和醫師的重視。希望醫院對社會多做這類文宣,醫學院也加強臨終倫理的教育,讓病 人在安詳、舒適、自然的情況下,在自己家中度完人生最後的時刻。死在家中是人類上百萬年來最自然舒適的結束方式,而不是渾身插管死在陌生的醫院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6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